【職場攻略】「Work Smart」的通識理論 (三) 深度工作理論:卡爾‧紐波特的專注力革命

撰文

【編者按】:本文乃承續專文──如何能夠「Work Smart」

引言

  在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和信息的爆炸使我們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能夠長時間專注於一項任務變得愈加困難。然而,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他的著作《深度工作:如何在分心的世界裡取得成功》(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中提出了一種能夠提升個人生產力和創造力的方法──深度工作(Deep Work)。

深度工作的定義

  紐波特將「深度工作」定義為: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一項認知負荷較高的任務,從而提升個人能力,創造出高價值的成果。深度工作需要全神貫注,並且通常伴隨著一種流動(flow)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工作效率和創造力達到最高。

  與之相對,紐波特稱那些不需要全神貫注、容易被打斷的任務為「淺層工作」(Shallow Work)。這些工作雖然看似繁忙,但對於個人的長期成功和價值創造貢獻有限。

深度工作的四個規則

規則一:工作深度化

  紐波特認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增加深度工作的時間,減少淺層工作的干擾。他建議採取以下策略:

  • 計劃深度工作時間:將深度工作安排進日常日程,確保有充足的不被打擾的時間段。
  • 減少中斷:設置專注區域,避免在深度工作期間受到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等干擾。

規則二:擁抱無聊

  紐波特指出,我們需要訓練自己在無聊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專注。這包括:

  • 限制網絡使用:設定固定的上網時間,避免無意識地瀏覽網頁和社交媒體。
  • 增強專注力:通過冥想、冥想式散步等方式提升專注力,培養能夠長時間專注的能力。

規則三:遠離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是現代人分心的主要來源之一。紐波特建議:

  • 評估工具價值:考慮每個社交媒體工具是否真的對你有益,僅保留那些對個人或職業有顯著幫助的工具。
  • 設置使用邊界:明確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和目的,避免無限制地浪費時間。

規則四:排除成功障礙

為了實現深度工作,我們需要消除所有可能的障礙:

  • 管理工作環境:創造一個適合專注工作的環境,確保安靜和舒適。
  • 簡化任務流程:通過優化工作流程,減少低價值任務對時間和精力的佔用。

深度工作的實施策略

設定具體目標

  紐波特建議設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和時間框架,這樣可以更好地衡量深度工作的效果。例如,可以每天設定2-4小時的深度工作時間,並明確這段時間內要完成的具體任務。

創造儀式和例行

  建立一套深度工作的儀式和例行,有助於快速進入專注狀態。例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開始深度工作,並遵循一套固定的準備程序,如整理工作空間、關閉電子設備等。

追蹤進度和成果

  紐波特強調,追蹤深度工作的進度和成果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改進和優化工作方法。可以通過日記、工作筆記等方式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定期回顧和反思。

深度工作的好處

提高生產力

  深度工作能夠顯著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專注於高價值的任務,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工作,並且質量更高。

增強創造力

  深度工作有助於進入流動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達到巔峰。長期進行深度工作,能夠提升個人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提升專業技能

  深度工作需要集中精力解決複雜問題,這有助於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通過持續進行深度工作,可以在職業領域內達到專業水平。

結語

  卡爾‧紐波特的深度工作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工作方式,幫助我們在分心的世界中保持專注,提升生產力和創造力。通過遵循深度工作的四個規則,設定具體目標,創造儀式和例行,並不斷追蹤和改進,我們可以在個人和職業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深度工作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找到專注與平衡。

撰文:周百通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DEEP WORK by Cal Newpo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aJhjQHcf8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