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還是掠奪者?

撰文

當關稅戰重創加拿大

  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動對各國的經濟和民生產生深遠影響。近期,美國新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對全球多國實施關稅戰,特別是對加拿大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些政策不僅影響了加拿大的經濟,也對民生帶來了劇變,導致許多工人面臨失業的困境。

美國總統引發的關稅戰

  2025年1月20日,川普總統上任後,立即宣佈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理由是解決邊境安全問題和貿易不平衡。其中,對加拿大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墨西哥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川普聲稱,這些措施旨在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從美國南北邊境進入,並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

  然而,這些關稅措施被廣泛批評為濫用總統權力,未經國會批准,直接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衝擊。許多專家認為,這些單邊行動可能引發全球性的貿易戰,對各國經濟造成損害。

加拿大的經濟和民生受到衝擊

  作為對美國關稅措施的回應,加拿大宣佈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對美國商品徵收高達1500億加元的關稅清單。加拿大運輸和國內貿易部長安妮塔‧安南德(Anita Anand)表示,這些措施旨在保護加拿大工人和工業,確保加拿大經濟的穩定。

  然而,這些貿易衝突對加拿大經濟和民生造成了巨大影響。首先,加拿大的出口嚴重受挫。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出口市場,約75%的加拿大出口產品銷往美國。關稅的增加,使得加拿大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下降,導致出口企業收入減少。

  其次,國內就業市場受到衝擊。由於出口受阻,許多企業被迫縮減生產規模,甚至關閉,導致大量工人失業。特別是在製造業和農業領域,失業率將會明顯上升。

  此外,物價上漲,也給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壓力。由於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生活必需品的成本便會增加,造成居民的購買力下降,生活質量必然受到影響。

加拿大的應對措施

  面對這一局面,據悉加拿大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輕關稅戰帶來的負面影響。首先,政府宣佈了一項超過65億加元的財政援助計劃,旨在幫助企業多元化市場、緩解損失、提供低息貸款以及防止裁員。其中,50億加元用於幫助出口商管理損失並擴大全球市場,10億加元支持農業和食品行業,5億加元提供低息貸款。

  其次,加拿大政府考慮限制對美國的能源出口作為反制措施。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表示,可能切斷對美國密西根州、紐約州和威斯康辛州的能源供應,以回應美國的關稅措施。

  此外,加拿大還計劃限制對美國出口石油和關鍵礦產。作為美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加拿大這一舉措,可能對美國的能源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誰是敵?誰是友?

  在這場貿易衝突中,加拿大不得不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係。長期以來,美加兩國是緊密的盟友和貿易夥伴,但此次關稅戰使加拿大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因此,加拿大開始積極尋求市場多元化,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同時,加拿大也加強了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特別是與歐洲和亞洲國家的貿易聯繫。這些舉措有助於降低貿易風險,增強經濟韌性。

  然而,這場貿易戰也提醒各國,在全球化的今天,經濟利益的糾葛使得「誰是敵?誰是友?」的界限變得模糊。

  國際關係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1] 。這是何等的悲涼。

結語
  這場關稅戰對加拿大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次重新審視經貿戰略的契機。如何判斷「誰是敵?誰是友?」,不應僅憑過去的關係來決定,而應基於現實利益與長遠發展。唯有確保本國經濟的韌性與獨立性,加拿大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註1]:這是現實主義(Realism)在國際關係學中的核心觀點。現實主義者認為,國家行為的首要驅動力是追求本國利益與安全,而非道德、意識形態或長期盟友關係。

特此鳴謝作者提供圖片

撰文:曾廣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