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冇逼我跑馬拉松

撰文

  《公司冇逼我跑馬拉松》[1](Real Run)是香港某電視台製作的運動真人Show節目,於2024年1月播出。節目中,一群藝員組成「疾跑隊」,接受為期一年的跑步訓練,目標是挑戰全程馬拉松。藝人們從零開始學習跑步,面對身體和心理的挑戰,最終成功完成馬拉松,全程的經歷被詳細紀錄,傳遞出堅持和自我突破的正能量。

  我的朋友受到這個節目的激勵,便組隊參加溫哥華每年4月底的大型路跑賽事Sun Run──北美規模最大的10公里路跑之一,相當於香港的渣馬(渣打馬拉松)。這是我人生中首次參加路跑賽事,我既不擅長也不喜歡長跑,甚至對10公里的距離毫無概念,我只是抱著柴娃娃 [2] 心態「跟大隊」參加。

  我們這群跑友自2月報名後便開始集訓,從5公里開始,每週遞增一公里,直到10公里。從未跑超過3公里的我,在跑完5公里時已感到極度辛苦,隔天渾身酸痛,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能完成比賽。幸好,其中一位跑友曾是體育老師,他有系統地為我們這些新手進行特訓,從跑前的熱身、跑姿調整到跑後的護理,他都耐心指導。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一些體能訓練,幫助鍛鍊肌肉。

  馬拉松是一場耐力賽,除了體力,更需要意志力。當感到雙腿發軟、體力不支時,總會有停下來休息的念頭。然而,一旦停下便難以再次啟動,最終可能選擇放棄。放棄固然容易,是什麼支撐著我堅持下去?一個明確的目標是關鍵。當我要跑7公里時,心中默念著:「已經完成5公里,只剩2公里了,再堅持一下。」這樣不斷倒數,讓我一步步邁向終點。此外,更重要的是同伴。一群朋友一起跑步,帶來的動力和耐力遠勝於獨自跑步。我們邊跑邊聊天,時間過得特別快,跑步變得更有趣。在過程中我們互相鼓勵,彼此打氣,跑得較慢或體力較差的成員,大家會放慢腳步陪伴,共同完成目標。結束後,我們歡呼拍照,記錄這份成就,再一起喝杯珍珠奶茶作為獎勵,享受屬於我們的小確幸 [3]。運動後釋放的天然血清素、多巴胺和安多酚,加上與朋友的互動,讓每週的團跑成為我期待的時刻,即使下班後有多累,仍堅持參與。

  Sun Run當天,當我站在起點,看著成千上萬的選手穿著同款跑衣,從前只在電視中見過的畫面竟然真實呈現在眼前,讓我既興奮又緊張。隨著起跑鳴響,大夥兒一同前進,場面相當壯觀。起初,我和跑友一起跑,但由於步伐不同,加上人潮洶湧,我們很快便走散,各自奔跑。獨自跑步的感覺有些孤單,便試著欣賞沿途風光,感恩當天風和日麗。在街道、馬路和天橋上奔跑的感覺很新鮮,大會在賽道旁安排了表演者為選手奏樂高歌,不少路人也在旁熱情打氣。最令人感動的是,有途人看到我號碼布上的名字,竟然直接喊出我的名字為我加油,這份支持讓我深受鼓舞。

  最終,我順利完成了10公里賽事,成就解鎖,為此感到自豪。

  人生如同一場馬拉松,跑畢全程需要毅力和決心。途中難免遇到挑戰與困難,要放棄真的很容易。累了,可以稍微放慢腳步,調整呼吸,欣賞沿途風景。這場人生馬拉松並非競賽,我們只需要完成,不必比較,無需強迫自己追趕別人的步伐。此外,在人生的馬拉松中,我們需要同行的伙伴,要知道你並不孤單,you are not alone!正如聖經所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傳道書四9-10)當跑到終點時,迎來的豈止是一杯珍珠奶茶呢。

  去年除了Sun Run,我和跑友還參加了10月感恩節的Turkey Trot,那場比賽在驟雨中進行,難度倍增,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體驗。今年,我們又開始備戰Sun Run。我並沒有因此愛上跑步,公司冇逼我跑馬拉松,也沒有人逼我參加。然而,我依然期待每週的團跑訓練,希望在不斷挑戰中實現自我突破,鍛鍊身體,提升毅力與耐力,並享受與朋友並肩奔跑的樂趣,或許有天會成為長跑的愛好者。

【註】
[1]:廣東話「冇」意即「沒有」
[2]:廣東話「柴娃娃」,是「玩玩下」 的意思。 即對某件事並不熱衷,只是出於興趣而參加。
[3] :「小確幸」,意指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特此鳴謝作者提供圖片
撰文:@hkbobo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