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Work Smart」的通識理論(二)Eisenhower矩陣

撰文

【編者按】:本文乃承續專文──如何能夠「Work Smart」

引言

  艾森豪矩陣(Eisenhower Matrix),又稱為「艾森豪方格」或「緊急/重要矩陣」,是一種時間管理工具,以美國前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的名字命名。艾森豪總統以其高效的時間管理能力而聞名,他曾說過:「我有兩類問題:緊急的和重要的。緊急的問題很少重要,重要的問題很少緊急。」這一觀察成為了艾森豪矩陣的核心理念。

艾森豪矩陣的基本結構

  艾森豪矩陣是一個四象限 [註1] 的圖表,將任務按重要性和緊急性劃分為四類:

  • 緊急且重要(第一象限)
  • 重要但不緊急(第二象限)
  • 緊急但不重要(第三象限)
  • 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第四象限)

每個象限中的任務需要不同的處理策略,具體如下:

第一象限:緊急且重要

  這些任務通常是危機、截止日期即將到來的工作或需要立即處理的問題。這類任務應該優先處理,以防止問題擴大。例如:

  • 處理突發的工作危機
  • 緊急醫療情況
  • 即將到期的項目報告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

  這些任務對長期目標和成功至關重要,但沒有立即的時間壓力。專注於這些任務有助於避免未來的緊急情況。例如:

  • 計劃和目標設定
  • 個人和職業發展
  • 健康和健身活動

第三象限:緊急但不重要

  這些任務通常是他人認為緊急的事情,但對你的長期目標沒有太大影響。應該盡量委派或最小化這些任務。例如:

  • 中斷的電話或會議
  • 同事或朋友的緊急請求
  • 一些電子郵件或訊息

第四象限: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這些任務是分散注意力的活動,不應該佔用太多時間。應盡量避免或完全消除這些任務。例如:

  • 不必要的會議
  • 無目的的網上瀏覽
  • 低價值的娛樂活動

如何使用艾森豪矩陣

步驟一:列出所有任務

  首先,將你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務列出來,無論大小、重要性或緊急性。

步驟二:分類

  將每個任務按照它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分配到矩陣的相應象限中。這需要你客觀地評估每個任務對你的長期目標和當前情況的影響。

步驟三:行動計劃

根據每個象限(Quadrant)中的任務特性,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

  • 第一象限:立即行動,這些任務需要優先處理。
  • 第二象限:計劃行動,安排時間專注於這些長期重要的任務。
  • 第三象限:委派他人,這些任務可以轉交給其他人處理。
  • 第四象限:避免或消除,減少或完全避免這些分散注意力的活動。

艾森豪矩陣的優點

  • 提高效率:通過集中精力於重要任務,避免被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牽制。
  • 減少壓力:預先計劃和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避免緊急情況積累帶來的壓力。
  • 增強決策能力: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幫助你更好地優先處理任務,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實施艾森豪矩陣的挑戰

  • 任務評估的主觀性:評估任務的重要性和緊急性時,可能會受到個人偏見的影響。
  • 動態調整的需求:隨著情況的變化,任務的重要性和緊急性也會改變,需要不斷重新評估和調整矩陣。
  • 時間管理的自律性:有效使用艾森豪矩陣需要高度的自律和持續的實施。

結語

  艾森豪矩陣是一種強大的時間管理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組織和優先處理任務。通過識別和專注於重要任務,我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壓力,並更好地實現長期目標。儘管在實施過程中會面臨一些挑戰,但只要堅持使用和不斷調整,艾森豪矩陣將成為我們提高生產力和生活質量的有力幫手。

[註]

  「象限」是指將一個平面分成四個部分的概念,每個部分稱為一個象限。這通常是通過兩條互相垂直的軸線(通常是X軸和Y軸)劃分出來的。在數學和幾何學中,這四個部分分別稱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 第一象限(First Quadrant):位於X軸和Y軸的正方向(右上方)。
  • 第二象限(Second Quadrant):位於X軸負方向和Y軸正方向(左上方)。
  • 第三象限(Third Quadrant):位於X軸和Y軸的負方向(左下方)。
  • 第四象限(Fourth Quadrant):位於X軸正方向和Y軸負方向(右下方)。

  在艾森豪矩陣中,每個象限都代表一類不同的任務,根據它們的重要性和緊急性進行分類。

撰文:周百通

The Eisenhower Matrix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