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這場貿易戰不僅影響兩國經濟,更直接衝擊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從食品價格上漲、進口商品變貴,到房屋市場動盪、交通成本增加,無一不讓人憂心。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經濟風暴,加拿大民眾該如何調整消費模式,以降低生活成本、維持經濟穩定呢?
加美貿易戰對加拿大民生的影響深遠,涵蓋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以下是這些領域所受到的衝擊:
衣:服裝和紡織品
加拿大對美國進口的各類服裝徵收關稅,將包括外套、褲子、裙子、運動服和內衣等。
由於加拿大本地服裝生產能力有限,難以迅速滿足市場需求,因而會導致進口服裝價格上漲。消費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美國製造的服裝,或尋找其他國家的替代產品。此外,加元可能會貶值,因而會進一步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導致服裝成本的上升。
食:食品和飲料
食品價格將首當其衝。因加拿大過去嚴重依賴從美國進口新鮮農產品,2023年從美國約進口了36億美元的新鮮農產品。
關稅可能會導致進口水果和蔬菜價格上漲,特別是在冬季,加拿大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更為嚴重。加工食品和飲料的成本,也可能上升,因為它們在生產過程中往往多次跨越美加邊境。此外,加拿大對美國酒類產品徵收關稅,會導致進口葡萄酒、啤酒和烈酒價格上漲。一些省份甚至下架了美國品牌酒品,進一步減少了消費者的選擇。
住:房地產和建築業
建築材料價格上漲無疑會對房地產和建築業造成衝擊。加拿大對美國進口的塑料建材、木材和其他木製產品徵收關稅,自然會導致這些材料價格上漲。
建築成本增加,便可能會減緩新建住房的速度,進一步推高房價。同時,建築業的就業,也可能受到影響,因為企業可能因成本上升,而減少項目投資。
行:交通和汽車業
汽車產業可能會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安大略省南部的汽車產業高度依賴美國市場,故關稅可能導致汽車和零部件價格上漲,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此外,若關稅戰導致加元貶值,必然會進一步推高進口汽車和零部件的價格。
綜合影響
關稅戰可能推高加拿大本地產品的需求和價格,因市場需求上升。
此外,關稅戰可能導致整體通漲上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零售商可能會調整定價,對現有庫存提供折扣,但當庫存耗盡時,價格便可能重新上漲。企業亦可能因為成本上升,而減少產量或裁員,進一步影響就業市場。
總而言之,加美貿易戰對加拿大民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消費者需要為日常用品支付更高的價格,企業也面臨成本上升和市場不確定性的挑戰。
應變等策略
面對加美貿易戰帶來的民生衝擊,建議加拿大公民可以從消費調整、財務管理、職業規劃、社會支援等方面入手,從而降低生活成本並維持經濟穩定。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 衣:購買本地品牌,關注折扣
‧選擇加拿大品牌:支持本地生產的服裝品牌,如 Roots、 Canada Goose、 Arc’teryx 等,既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也支持國內經濟。
‧關注折扣和二手市場:利用季末折扣、促銷活動,或購買二手衣物 (如 Facebook Marketplace、 ThredUp) 來節省開支。
‧DIY或修補舊衣:學習基本縫紉技能,延長衣物壽命,減少頻繁購買的需求。 - 食:本地採購,減少浪費
‧支持加拿大農產品:多選擇本地種植的農產品,如蔬菜、水果,減少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可關注 Farmers’ Market 或參與 CSA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的社區支持農業計畫。
‧自給自足:如條件允許,可在後院或陽台種植番茄、辣椒、香草、綠葉蔬菜等,以降低蔬菜開銷。
‧減少食物浪費:規劃採購清單,充分利用剩菜,例如做成湯、炒飯或燉菜,減少開銷。
‧團購批發食品:在 Costco、 NoFrills 等超市購買大量折扣食品,或與親友合購大包裝產品。 - 住:節能減排,靈活房產選擇
‧降低能源消耗:冬季減少暖氣使用(多穿衣物)、夏季少用冷氣(用風扇降溫),並使用 LED 燈泡、節能電器來減少電費。
‧考慮共居或短租房:如果租金壓力過大,可考慮與親友或室友合租,或出租房間來分攤費用 (如Airbnb) 。
‧房屋維修DIY:學習簡單維修技能,如修理水龍頭、粉刷牆壁等,減少依賴昂貴的專業服務。 - 行:節約交通開支
‧共乘或使用公共交通:減少單獨開車,改為搭乘巴士、地鐵、騎自行車或與同事共乘來分攤油費。
‧考慮二手或節能車:若需購車,可選擇二手車或油耗較低的車型 (如Toyota Prius、 Hyundai Kona EV) ,長期節省燃油成本。
‧提前規劃加油時間:使用GasBuddy等應用程式,選擇油價較低的時間與地點加油。 - 財務管理:強化儲蓄與投資
‧減少不必要開支:重新審視每月支出,削減非必要訂閱 (如多個影音串流服務) 。
‧建立緊急基金:確保至少3-6個月的生活費存入應急基金,以應對突發狀況。
‧靈活投資組合:關注加拿大本地市場,如能源、礦業、科技產業,分散投資風險。 - 職業規劃:適應市場變化
‧提升技能,提高競爭力:學習科技、AI、自動化、綠能等領域的技能,確保在職場上保持優勢。
‧考慮兼職或副業:如果收入受影響,可考慮自由職業、網絡銷售、線上教學等方式增加額外收入。 - 社會支緩:善用政府與社區資源
‧申請政府補助:關注政府提供的補助,如 GST/HST credit、氣候行動激勵金、房租補貼等,以減輕財務壓力。
‧社區共享資源:許多社區提供免費食物銀行、低價二手店、免費技能課程,可積極利用。
‧參與共享經濟:透過社區交換物品、共用工具等方式降低開支,如Bunz 和 Neighbourhood Goods Exchange。
結論
加美貿易戰雖然帶來挑戰,但加拿大居民可透過本地消費、節約開支、提升技能、靈活應變等策略來減輕影響。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善用資源,以致即使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變動,依然能保持穩定生活。
圖片由Canva提供,特此鳴謝DAPA Images
撰文:周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