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格的孩子如何教?(上)

撰文

  幾個孩子性格不同,怎麼教養?孩子之間總有比較,用什麼方法去解決問題?

  孩子性格不同,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我們被造的時候,是照著創造者的樣式被造的。我們的創造主,當然是有創造性,所以祂所造的人,也都是不同的,這就表達出創造主的大能和祂特別的創造。每一個人都是照著創造主的形象被造的。當下世界上約有80億人,我們都知道,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

  既然人都是不同的,那麼,孩子的性格不同,就一點都不奇怪。怎樣教養呢?我們要先了解我們教養的目的沒有改變,惟達到那個目的的途徑卻是可以不同的,會因著孩子們不同的個性,有不同的途徑。

  所以,我們首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然後找出適合孩子性格的方式來引導他們。

  舉一個例子,如孩子的性格是比較理性的,我們就用理性的辦法來引導他。若孩子的性格是比較感性的,那麼,我們就用他了解的辦法來培養他們。

  簡單一點,我們先從學習開始。不同的孩子的學習風格可能不同。所以,第一點,要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有些孩子喜歡用眼睛,他們用眼睛看的時候,容易了解,容易記得。那麼我們就盡量用他們的風格。比如將文字轉換為他們看得懂的圖畫。並解釋給他們聽,透過視覺化的方法幫助孩子,提升其思考學習能力。

  有些孩子是喜歡用耳朵學習的,他們聆聽了比較容易了解及記得。那麼我們就用聽的辦法來教他們。還有一些孩子是用肢體動作來學習的,他們通過手所做的事情,會比較容易了解及記得。因此,當我們了解他們不同的學習傾向時,我們就可以跟著他們的傾向,來幫助他們。

  孩子總是會比較。是的,我們的社會常常都在比較。但是,比較不一定是最有建設性。因為人既然都是不同的,可能欣賞更好。我們4個孩子,四個都是不同的。從小我們是教他們彼此欣賞,不是比較。因為既然是不同,比較就沒有什麼用了。但是,欣賞卻是好的。因為從小知道彼此欣賞,所以就不會比較,也不會妒忌。當然,這方面父母親也要小心。父母親也要提醒自己欣賞每一個孩子而不是不知不覺在比較。有的時候你聽到父母親說,「怎麼你不像你哥哥?」,「怎麼你不像你姐姐?」,「你看你姐姐那麼安靜,為什麼你總是那麼多話呢?」

  有沒有聽過類似的話?或是「你哥哥數學那麼好?怎麼你不像他?」這類的話,父母親不應該說。父母親應該是鼓勵每一個孩子彼此欣賞、彼此幫助。我比較會的,我可以用來幫助那比較缺少的。相反地,他比較懂得,可以幫助我在這方面的不足。

  如果孩子常常互相在比較,我們就要回想一下,是不是我們為人父母的,也不知不覺把他們拿來比較?如果是的話,我們要從自己開始,承認自己的不對,然後請我們的孩子幫助我們改正。這樣,一方面我們幫助孩子知道比較是不對的,另一方面我們的孩子也知道我們不過是人,都可能有錯,不一定是故意的,我們願意改善。無意中也是告訴我們的孩子,我們都不是完全的。但是現在我們既然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我們就願意往正確的方向進步。他們也可以往正確的方向進步。(下次繼續)

圖片由Canva提供,特此鳴謝Monkey Business Images

撰文:蘇緋雲博士

其他文章: